陕西宝鸡:“一月一主题”绘就文明实践最美图景-中国文明网

陕西宝鸡:“一月一主题”绘就文明实践最美图景

发表时间:2025-09-11 来源:中国文明网
字体:
打印:

  行走在陕西宝鸡的城乡,处处能感受到文明实践带来的新气象,“一月一主题”实践活动如春风化雨,滋养着这座城市的精神沃土。

  盛夏傍晚,宝鸡市陇县温水镇的文明实践广场上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文明行为促进条例”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。社火艺人用脸谱教授传统文化、书法家挥毫书写“条例”条款、志愿者们讲解移风易俗新风尚……这是宝鸡市2025年开展“一月一主题”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
  “文明行为促进条例”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。图片来源:宝鸡文明网

  科学设计:让文明实践“四季常新”

  2025年以来,宝鸡市锚定“崇德向善 周礼宝鸡”建设目标,持续夯实文明实践“一月一主题” 活动机制,以“理论宣讲+文化浸润+志愿服务”三维联动模式,每月聚焦一个主题,通过体系化设计、项目化运作,推动文明实践从“集中性活动”向“常态化浸润”转变。

  1月“文明年俗践行月”期间,全市开展“非遗过大年”活动,发放电子鞭炮兑换券2.3万张,烟花爆竹燃放量同比下降45%。3月“雷锋精神传承月”,1.2万名志愿者走进社区,为孤寡老人、留守儿童等群体提供精准服务。7月“革命精神传承月”,依托扶眉战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,开展“红色故事会”等活动380余场次。

  “这种‘月月有主题、全年不断线’的方式,让文明实践更系统、更持续,我们的活动也更好组织。”渭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负责人廖敏说道。

  创新载体:让志愿服务“精准直达”

  家住渭滨区经二路街道的68岁张桂花老人每周都会准时参加社区“银龄课堂”。“志愿者手把手教我们用智能手机,现在买菜、挂号都能自己操作了。”这是“健康生活行动月”开展的特色服务项目之一。

  便民志愿服务是每期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,群众参与志愿服务,享受志愿服务。在金台区石油东山社区,“时间银行”逐步激活社区互助养老的内生动力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78岁的李淑芬阿姨正用累计的300个积分兑换家庭保洁服务,她笑着告诉记者:“去年帮邻居代购蔬菜积的分,现在反而享受到了更多年轻人提供的上门服务”。

  宝鸡市持续完善“群众点单、中心派单、志愿接单、社会评单”的文明实践服务机制。截至目前,全市通过“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宝鸡”APP等各类平台收集群众需求2.6万余条,完成率达98.5%。

  青少年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体验漆扇制作。图片来源:宝鸡文明网

  激活阵地:让文明之花“处处绽放”

  傍晚,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的文明实践广场上热闹非凡。村民们有的在“道德讲堂”听课,有的在“农家书屋”看书,孩子们则在志愿者带领下做游戏。

  “一月一主题”活动开展以来,这样的场景在全市随处可见。宝鸡市创新打造“15分钟文明实践圈”,建成文明实践阵地2374个,整合新风礼堂、文化站、农家书屋等资源,实现阵地共建、活动共联、资源共享。

  在陈仓区千渭街道会展中心社区,“夜谈会”制度让文明实践更具温度。社区书记曹雅丽说:“夏天,我们利用傍晚时间组织群众座谈,既宣讲政策,又解决问题,很受欢迎”。

  志愿者在放映前宣讲。图片来源:宝鸡文明网

  成效显著:让文明新风“浸润心田”

  截至8月底,宝鸡市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.2万场次,参与志愿者达20万人次,服务群众超100万人次。

  在千阳县,高价彩礼整治成效明显,今年以来彩礼均价较去年下降20%;在眉县,“爱鸟护鸟”宣传让爱护大自然、保护野生动物深入人心;在高新区,500名外卖骑手变身“文明骑士”,成为城市流动的文明风景线。

  “我们将持续推进‘一月一主题 ’活动,让文明实践更接地气、更有活力、更具成效。”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
  供稿:陕西省委文明办 宝鸡市委文明办

【责任编辑:王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