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绸轻舞酬良辰,移风易俗正当时。高额彩礼现象给不少家庭带来沉重压力。近年来,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积极推动婚俗改革,倡导喜事简办,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,让文明新风在磁州大地涌动,绘就家风清朗的新图景。
10月的磁县北贾璧乡周庄村,秋阳暖融融地漫过青瓦白墙。周虎明家的小院里,“囍”字贴得格外鲜亮——前不久周虎明刚为儿子周江涛举办了婚礼。周江涛在北京一家央企工作,是一名工程师,她的妻子马晓宇是一名老师。两个人跨越了异地最终走在了一起,在他们的眼中,感情永远是第一位,他们决定回到老家周庄村举办一场简朴而温馨的婚礼。
筹备婚事期间,周江涛主动与父母沟通,他说:“我爸是党员,咱们家更应该响应村里移风易俗号召,践行党员家庭责任,不按旧俗准备彩礼。”他认为:彩礼不该是婚姻的敲门砖,真心对待彼此、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才是根本。这场“零彩礼”婚礼,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,在磁州大地上激起层层涟漪,当高额彩礼成为压在年轻人头顶的“隐形山”,当“无彩礼不成婚”成了代代相传的“老规矩”,总有人选择站出来,用行动说“不”。
这一想法得到新娘马晓宇及其家人的支持,“你父亲是党员,做事有担当,这比彩礼更可贵”,晓宇家人的一席话,让两家卸下了经济负担,也打破了“无彩礼不成婚”的传统观念。两家父母一拍即合,决定把省下的钱用在小两口未来的生活上——不是给别人看“面子”,而是给自己的小家攒“里子”。

婚礼当天,没有豪华的车队,邻里自发前来帮忙,家常菜肴、朴实祝福,使现场充满浓浓的烟火气与人情味。新郎在手写誓词中承诺:“你嫁给我,不是嫁给一串数字;我娶你,只愿余生满眼都是你。”这句话道出了许多年轻夫妇对婚姻本质的理解——幸福不应被物质所捆绑。
北贾璧乡成立红白理事会,负责引导和管理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的相关事宜。理事会推出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,家有红喜事,事主须提前三天告知理事会,向村党支部备案,理事会协助操办各项事宜,不得大操大办,忙客不能超过20人,迎亲车辆不能超过10辆,烟不能超过12元,酒不能超过30元。这些看似具体的数字限制,实则是给“过度人情”戴上了“紧箍咒”,既保留了婚庆应有的热闹氛围,又有效刹住了铺张浪费的歪风邪气。

北贾璧乡周庄村村头喇叭每天循环播放移风易俗政策,在村口和主要道路旁悬挂宣传横幅,提醒过往村民关注移风易俗;通过网格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,将移风易俗的最新工作动态传送到每一位村民手中。
周虎明一家的故事,不是个例,正是磁县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。越来越多家庭开始拒绝攀比,让婚姻回归情感本质,助力年轻人轻装上阵,共创未来。“零彩礼”不是“没诚意”,而是对婚姻价值的重新审视。当爱情不被明码标价,当幸福回归纯粹模样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用行动证明:最好的彩礼,是一辈子的珍惜与承诺。
婚姻的本质是什么?是彩礼堆出的“交易”,还是两颗心的相互托付?周江涛那句“幸福不该被物质捆绑”,道破了无数年轻人的心声,当爱情不被明码标价,当幸福回归纯粹的模样,最好的彩礼,从来都是一辈子的珍惜与承诺。
供稿:河北省文明办、邯郸文明网
